有一天,夜市里有一个榴莲档口卖一粒榴莲RM100,你觉得不划算很贵,你宁愿去吃其他水果都不买榴莲。几个星期后,榴莲季节来到了旺季,供过于求,一粒榴莲的价钱跌到了RM50,你觉得很划算,之前买一粒的钱,现在可以买俩粒回去吃。因此你够够力直接和老板买了6粒回家吃爽爽。
这是我们正常人对于消费的理念,水果有季节,各有各的价格,我们会选择对的时间吃对的水果。可是到了股市上往往是脑是脑,手是手,不亏钱,我不走。
RM100的榴莲和RM50的榴莲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巨大差别。就好像俩个礼拜前RM3.95的Harta和今天RM2.82的Harta,虽然价格差别了30%左右,可是我似乎没有听到Harta里的哪些机器停产了,甚至也没有传出少了一根螺丝吧😏(没有买卖建议,纯做比喻)
价格不等于价值
有些股票只是涨太快了,恢复到了原有的位置。
有些股票只是“虚”涨了,这波退潮直接皮到被扒干净了。
有些股票则是真正的价值股,只是被这波下跌趋势拖到了“undervalued price”。
这次的回调如果是小回调的话,那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是小机会,这次的回调如果是大回调的话,那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是大机会。
因此我们应该要有“pasar思维”,认清榴莲就是榴莲,苹果就是苹果,价值变化不大,价格变化很大。你要买的是你喜欢的水果,而不是贵的水果!而现在的市场,无论是小机会还是大机会,这都是价值投资者最需要做功课和布局的好机会。毕竟牛市常有,熊市少有,低价买到好股票,才能长长久久。
我相信在pasar的时候你应该不会犹豫榴莲好吃还是苹果好吃吧?更不会看到榴莲的价格暴跌后,怀疑榴莲的味道和原价榴莲的味道会不一样吧?😂😂😂
简单讲勒,现在整个市场都疯狂打折了,而这个打折的情况似乎还有继续下去的可能性。投资者可以去研究下一些你原本一直看好的股票,可是价格太贵你舍不得买的那些。offer的时候不去研究真的太可惜啦~~
市场越差,机会越多,这道理从股市存在的那天开始就一直实用到现在。。大家共勉之。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